好書推薦-彩筆金庸改射鵰
世紀初旬金學大獎(代序)
金庸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毫無疑問可以穩佔一席位。介紹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教科書,在討論小說的章節時也不能叫金庸武俠小說缺席。金庸在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成就,可以跟李白、杜甫在有唐一代詩壇的地位比擬。前人或揚李抑杜、或右杜左李,誰是第一還可以辯論,但沒有人敢說李白、杜甫不是第一流,若以賽馬賭博比方,李杜一注「連贏位」必勝無疑。
金庸小說當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毫無疑問是中國傳統章回小說的一大結穴。其廁身於二十世紀小說叢中,是否第一名還可以辯論,卻肯定是第一流水平的作品。
文學批評家陳世驤先生推許金庸為「今世猶只見此一人」,那是以含蓄雅馴的措詞將競賽第一名的金牌頒給金庸。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我發表第二部評論金庸小說的專著時,就指出陳先生研究金庸小說可得天下第一,又半開玩笑的自稱天下第二。那時我想,如果有誰自稱「金學研究天下無敵」,我便可以搭訕說:「且不忙找已故的陳先生挑戰,先過了潘國森的一關再說。」
後來為免那些沉迷在邏輯詭辯的人纏夾不清,便補充為「金庸小說研究二十世紀天下第二」,設了時閒就不怕誰來囉嗦了。「金庸小說研究」的排名無法憑決鬥定高下,讀者可以不同意,更可以自定名單和排名。
學術研究應該越演越精,後人的見解不一定勝過前人,但是研究方法經常是後來居上。踏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金庸推出他小說集的新修第三版,雖然處理了二版的部份漏洞,亦製造了許多新問題。於是我也就沒有從金庸小說研究全退下來,偶然也要月旦一二。既然如此,為了加強潘國森在「金庸小說研究」領域的地位,倒不如改行品評其他論者的成績。
二十世紀已過,二十一世紀又沒有這麼長命可以看完,只能見一步、行一步。就以一旬年(即英語的decade)為限,二零零一至二零一零年是廿一世紀的第一旬,就如此斷代吧。這個獎可以名為「廿一世紀金庸小說研究初旬大獎」,以後就次旬、三旬,至於九旬、末旬即可。暫設金、銀、銅大獎及優異獎,一不限名額,二不設獎品。即如先前點二十世紀的一、二名,都是我一個人說了算。諸君如不贊同,就當此舉如《天龍八部》散場時,慕容復封官賜賞那樣便是。說說而已,不喜歡的話,不必當真。
金獎頒予「王二指」王怡仁醫師的《金庸版本的奇妙世界》(http://blog.ylib.com/butterfly)。王大夫用工餘時間,比較三版金庸小說,寫成網誌。此番研究初二三版的演變已暫告一段落,剛涵蓋金庸的六大部,即《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用上當代文獻研究的標準方法,即逐字對比的「普查法」。為後來的研究者鋪下康莊大道,亦平息了許多因為沒有看過舊版而產生的無謂紛爭。銀銅獎則以「無其人則缺」的原則暫且懸空,優異獎是陳志明《金庸筆下的文史典故》及其續篇。這個無獎品的「潘頒大獎」完全是開放式,可以隨時修正補充。
在「金庸學」(金庸本人比較傾向平實一點說「金庸小說研究」)的領域裡面,陳世驤先生屬於「第一版」,因為他在七十年代逝世時,《鹿鼎記》在報上的連載還未刊完。潘國森屬於「第二版」,「第一版」沒有機會全讀一遍,第三版卻沒有興趣全讀一遍。許多小讀者則屬於「第三版」而從未見過一、二版。王大夫卻橫跨三版,獨領風騷。看來這個「廿一世紀初旬金獎」似乎還未夠表彰他的研究成果,不過為免讓王大夫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就暫時屈就一下,倒不是潘國森吝嗇。希望王大夫現階段的全部研究早日與讀者見面,屆時大家可以討論應該頒個甚麼獎給他。
是為序。
潘國森
二零一二年十月於香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