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一起走過。消失與重生:感動台灣24個舊日美好,記錄我們微小的偉大

 

詳細介紹(點我)

 

 



「獻給台灣人的希望之書。」

曾經輝煌,才懂得延續的重要。

曾經遺忘,才懂得存在的美好。

曾經消失,才懂得重生的可貴。

本書內容

橫跨百年的文藝復興,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響起掌聲,喚起記憶裡的美好時光。

 消失與重生,曾經崛起,曾經沒落,

 在時間洪流中,原本活躍的在地事物和庶民文化換了面貌、翻新蛻變,

 有些一度消失,有些仍保留當初的獨特性,融入新世代的樣貌,

 再生,成了另一種風格──

 董陽孜大筆一揮將【書法】變當代藝術,重現線條、點捺之美!

 放上蟲膠唱片,留聲機轉動,【台灣歌謠】唱出我們的美麗與哀愁……

 故鄉文化復活!宜蘭頭城的百年陣頭,再現【大仙尪】出巡遶境的榮光。

 堅持用手繪看板的台南全美【老戲院】,不僅是李安電影夢的起點,連孫越、葉石濤都曾是常客。

 玉兔鉛筆學校開學了!永不褪色的【鉛筆】字跡,保存你我的思想、塗鴉與記憶。

 可以寫、可以吃、可以穿、植物可以在上面生長,【台灣紙】承襲中日技術,獨創台灣韻味!

 五十年老葡萄樹的寧靜革命,釀造出米其林三星主廚肯定的台灣【蒲桃酒】!

 電影《艋舺》帶動【柴屐】風潮,夾腳的人字屐原來是古早的藍白拖?

 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數量曾經多到「撞到腳」,卻因人為發展近乎絕跡……

 感動台灣24個舊日美好,期許未來24個希望,

 讓我們一起進入文化、傳統技藝、環境建築與生物的領域中,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起展望,一起走過,記錄我們微小的偉大。

作者簡介:

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

二○○八年金融海嘯襲捲全球,台灣媒體業面臨最寒冷的冬天,《中國時報》於八月一日成立調查採訪室,延續早期政經研究室、特案中心、調查研究室等資深記者部門的傳統,以企劃新聞專題、深度報導及調查採訪為主旨,為讀者掌握社會脈動、解析政經趨勢。

中時調查採訪室成立迄今,先後推出「我的小革命」、「消失與重生」、「新故鄉動員令」、「台灣關鍵字」等系列專題,獲得吳舜文新聞獎、真善美新聞獎與社會光明面新聞獎等專業獎項的肯定。相關報導並集結成冊,有《我的小革命》、《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台灣限時批》、《台灣的驕傲》等著作,深獲各界好評。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