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晨讀10分鐘:實驗故事集(1):春天鬧鬼記

 

詳細介紹(點我)

 

 

小學生晨光時間優選讀物!

簡短有趣的科學故事,最適合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

最有趣的三大單元、最生活化的12個主題,

動動腦動動手,讀出自信和樂趣!每天閱讀10分鐘,暖身醒腦有元氣!

「哇!意想不到!」12篇奇妙有趣的生活科學故事,培養孩子思考力。內容豐富多元,包含身體、動植物、大自然、物理等各式各樣的生活科學故事。還有三大趣味單元:「生活科學故事」、「解謎時間」、「科學小實驗」。讓正在學習中的孩子每天都能解開一個生活科學的奧祕,感受科學發現的快樂,並透過動手做實驗,真實領略科學的原理與應用。

為了讓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更容易吸收這些科學上的知識,內容以孩子探索自身和生活周遭現象的問題為中心,深入淺出的以故事呈現問題情境,孩子可以輕鬆愉快的看懂故事裡的生活科學現象和基本原理,再進行每篇延伸出來的基礎科學小實驗,加深理解和學習,除了培養孩子擁有一雙懂得觀察和發現的眼睛,也建立了孩子「做中學」,科學方法的探求能力。

每天生活中的見聞真奇妙,翻開這本書,就能學會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找出這些不可思議事物背後的真相,一點都不難!

每天都有新突破!

為什麼蝸牛有紅大便?蝴蝶有各自喜歡的顏色?

牽牛花為什麼會晚上開花?

為什麼流汗後會覺得變涼了?

為什麼摩擦之後東西會變燙?



◎ 最有趣的三大單元: 生活科學故事‧解謎時間‧科學小實驗

◎ 最生活化的12個主題:

生活科學故事:春天鬧鬼記、會冒汗的杯子、奇怪的燙傷

解謎時間:風穿過縫隙時會發出聲音?水會附著在杯子外面?摩擦之後東西會變燙?

科學小實驗:紙哨子、讓杯子冒汗、摩擦生熱實驗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10分鐘」運動策劃編選之讀物

晨讀10分鐘:元氣滿分,學習加分!

從美國、日本到韓國,「晨讀10分鐘」運動已經被證明是養成中小學生主動閱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之一,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學生的成績迅速提高、寫作力、認識社會的能力,邏輯思考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增強。

【晨讀十分鐘】系列,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少年兒童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只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是要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系列特色

1. 最受臺灣小學生喜愛的【晨讀10分鐘:科學故事集】姊妹作。

2. 專為小學生設計的知識讀物,分齡提供不同的閱讀量與知識深度。

3. 10分鐘內能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

4. 最生活化的12個主題,從日常生活觀察起步,養成科學思考好習慣。

5. 三大單元設計,提供知識探索的多元角度和樂趣:生活科學故事/解謎時間 /科學小實驗。

6. 動手做實驗單元,步驟清楚,容易操作,能引發孩子興趣,更容易理解科學原理。

譯者簡介:

詹慕如

臺灣大學歷史系、東京設計師學院工業設計科畢業,目前就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並從事專職日文口、筆譯。譯作有《晨讀10分鐘:科學故事集》《最後的記憶》、《客房中的旅行》、《小孩的宇宙》、《幸福,從心開始》等。童書譯作有《蜥蜴微笑》、《小青蛙睡午覺》、《狐狸電話亭》、【太空忍者豬豬丸】系列等。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