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晨讀10分鐘:無奇不有 動物故事集

 

詳細介紹(點我)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10分鐘」運動策劃編選之讀物

晨讀10分鐘:元氣滿分,學習加分!

從美國、日本到韓國,「晨讀10分鐘」運動已經被證明是養成中小學生主動閱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之一,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學生的成績迅速提高、寫作力、認識社會的能力,邏輯思考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增強。

【晨讀十分鐘】系列,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少年兒童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只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是要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系列特色

1. 10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科學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2. 專為小學生設計的知識讀物,提供不同的閱讀量與知識深度。

3. 每天一篇一看就懂的奇妙故事,養成科學思考好習慣。

小學生晨光時間優選讀物!

文章簡短有趣,題材包羅萬象,最適合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

每天晨間閱讀10分鐘,暖身醒腦,增添學習的元氣!

《無奇不有 動物故事集》裡有37篇關於從生活周邊的小寵物到居住地球各地的大小野生動物,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各種關於動物的小祕密,統統讓你知道。每天只要十分鐘,閱讀一篇小故事,培養孩子「覺察力」。生活裡,有許許多多的動物跟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家裡可愛的小寵物:貓咪、小狗、小兔子,林野間、草原上的蝴蝶、鳥兒、獨角,仙,動物園裡的獅子、河馬、長頸鹿,還有叢林裡、大海中的各種野生動物,每一個動物生命裡,都有他們奇妙和獨特的生活小故事,值得我們去認識和了解。

內容豐富多元,包含:動物的身體故事、動物的行為故事、以及動物的各種記錄。【動物真奇妙】小專欄裡,介紹了知名的「忠犬小八」的故事,以及生物命名的原則,還想告訴大家如何從事和動物一起相處的工作,也提出了「關懷生命、珍惜生命」的議題,帶領孩子去思考。學習中的孩子們,透過每天都能發現一個關於動物的小祕密,也能因此體會到知識領悟的愉悅和快樂。

為了讓小學中年級的孩子更容易吸收這些科學上的知識,內容以孩子自己的身體或者生活週遭現象的問題為中心,深入淺出的簡潔說明,輕輕鬆鬆就能認識更多與動物相關的知識。

每天都有新鮮事!

為什麼無尾熊只吃尤加利樹葉?

為什麼蝙蝠能倒立?貓要追老鼠?

杜鵑鳥為什麼不照顧小孩?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最小的動物是?

動物世界裡,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個生命都有值得學習的故事,翻開這本書,學習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發現生活周遭的奧妙萬物,學會同理心和關懷,一點都不難!



作者簡介:

編選人 今泉忠明(Imaizumi Tadaaki)

1944年出生於東京。東京水產大學(現在的東京海洋大學)畢業。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學習哺乳類的分類學與生態學。參與文部省(現在的文部科學省)的國際生物計畫(IBP)調查、環境廳(現在的環境省)的西表山貓生態調查等。也調查東北野兔及日本水獺的生態、富士山的動物相、以香鼩為首的小型哺乳類生態及行為等。曾任上野動物園的動物解說員,現為位於靜岡縣伊東市的「貓咪博物館」館長。著有《動物軌跡》(自由國民社)、《忘記演化的動物們》(講談社)、《地球絕滅動物記》(竹書房)、《野生貓百科》(Data House)、《失掉去處的動物》(東京堂)、《貓的心理》(棗社)、《第一名!的圖鑑》(監修/學研教育出版)等書。

譯者簡介:

張東君

臺灣大學動物系碩士、日本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博士班結業。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現任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著有《動物勉強學堂》、《象什麼》、《青蛙巫婆動物魔法廚房》等書。還在網路上以「青蛙巫婆」之名散佈各種動物的奇聞軼事與收藏。

歡迎光臨她的「青蛙巫婆部落格」:witch.froghome.tw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