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聽,孩子需要什麼?只要這一招,親子關係立即好!

 

詳細介紹(點我)

 

 





生氣不等於有效、打罵不等於解決,教父母善用「滿足孩子需要」的教育魔法,所有頭痛問題迎刃而解!

  作者林格是中國當代頗具影響力的權威教育專家!

  作者深入中國各地1000多個縣、1200多所學校調查研究,被稱作「用腳做學問的人」!

  作者在中國騰訊網的點閱率達到1000多萬,是目前教育類部落格的最高點閱率,被中國騰訊網評為「最有偶像氣質的部落客」!


  洞察孩子的內心需要,是教養的前提和出發點。那麼,孩子究竟需要什麼?

  無數事實證明──只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真的在乎他,他就不會讓你太失望!


  其實,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個巨人,父母雖然無法直接喚醒那個巨人,但卻可以當一面透亮、清澈、寧靜的鏡子,讓孩子在這面鏡子中發掘自己。

  很多時候,最簡單的辦法也是最好的辦法。教育,和溫暖的生命一起開始,而溫暖,就是最簡單卻最好的辦 法。

  洞察孩子的內心需要,是教養的前提和出發點,那麼,孩子究竟需要什麼?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想要上進、想要獲得深層的滿足,父母若能一步一步給予各層次需求的滿足,孩子的自我概念就能逐漸建立起來。無數事實證明,只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真的在乎他,他就不會讓你太失望。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後果、能應對變故、能改善自身和環境的人。

  說有溫度的話,做有溫度的教育──就是新時代教養的關鍵原則,只要照著這樣的原則去做,父母就可以不再為孩子的不乖而生氣、不再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不再為孩子的我行我素而夜不成眠。教養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伴隨著夢想,守望著信念,就有永遠的源頭活水,父母和孩子之間絕不是衝突的對立和冷漠的距離,而是滿足需求與體貼窩心的緊密關係。

  林格語錄--

  ☆看孩子不順眼,是因為自己的修養不夠。

  ☆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護孩子的主動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殘它。

  ☆只要讓孩子感應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會讓你太失望。

  ☆父母永遠無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人生的終點,因此,最好的選擇是站在看臺上,為孩子吶喊助威,發揮啦啦隊的作用,而不做孩子的陪跑者。

  ☆不知不覺的、悄悄的、一點一滴滲透的教育是最厲害的教育。

  ☆允許孩子有秘密,是幫助孩子走向獨立的踏腳石。

  ☆父母要保護孩子的主動性,關鍵是放下自我。

  ☆父母要做的事情,不多,只是寧靜的存在,如一面鏡子,甚或一湖寧靜的水面,孩子的心靈可以在上面自由暢遊。

  ☆人有了勝負心,就一定是輸的。教育更不能宣導勝負心,而應當宣導自豪感(超越自己而實現)。

  ☆沒有一個人喜歡自己被別人教育,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讓他感覺不到你在教育他。印度有一個哲學家講,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當腰帶合適時,我們的腰就被忘記了。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長,而不是顯示自己的聰明才華,這樣即使獲得了尊重,也是帶著負面的尊重,總有一天,會被孩子拋諸腦後。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

作者簡介:

林格

  中國當代具有廣大影響力的教育專家。

  曾任職中國國務院直屬機構,現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因深入中國各地1000多個縣、1200多所學校調查研究,被稱作「用腳做學問的人」,在提倡辦學理念、開創學校教育方面有深入的瞭解。在中國騰訊網上的「教育家」博客之中,點閱率達到1000多萬,是目前教育博客中的最高點閱率,被中國騰訊網評為「最有偶像氣質的博主」。

  代表性的著作有《教育是沒有用的──回歸教育本質》(北大版)、《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清華版)、《林格教你:21天培養孩子學習與思維習慣》、《林格教你:21天培養孩子做人與做事習慣》、《林格教你:21天提高孩子觀察力和創造力》、《林格教你:21天提高孩子記憶力和想像力》、《林格教你:21天提高孩子思維力和表達力》、《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等。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