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暴雨後,看見彩虹:莫拉克災後的幸福再發現

 

詳細介紹(點我)

 

 

三年前的莫拉克颱風,留下難以恢復的殘破家園,在各界關心支援之下,大家擦乾眼淚,靠自己的雙手,與彼此的緊密合作,讓每一畦新生的土地再度開出美麗花朵,編織成感動的彩虹,現在,我們不再是災區,共享重新發現的幸福,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一切。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高雄市的旗山、甲仙、六龜、桃源、那瑪夏等區在破紀錄的暴雨下受創,許多人住了一輩子的家園一夕間全毀,親人永離。

三年來,經由民間社團與公部門的協助,重建之路不再遙遙無期,當地的住民已逐漸恢復正常生活,部分地區恢復原本的景觀。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重建區已大致呈現活力與生機,在當地居民、NGO團體之外,需要讓更多國人聽見他們汗淚交織的故事、看看重新打造的家園聚落和部落風情、品嚐重新種成的鮮甜水果和農產品…。

‧旗山

位於平地與山區的旗山,是那瑪夏、桃源、六龜等風景區的交通樞紐,更是這些地區的農特產市集。

在莫拉克風災中充分發揮救援、短期安置就學的功能,

同時也是重建區中復原速度最快、最具指標性的城鎮。

‧杉林

杉林區,因莫拉克風災容納了閩、客、布農族、鄒族、魯凱族、阿美族、平埔族各族群。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農村,因為一夕風雨成為全國最大的重建區,大愛園區躍身為重建示範點。

在這裡,可以感受多元族群文化的力量,更體會到,愛與希望改變了杉林的命運。

‧小林

那一年的父親節,令小林人難以忘懷,因為他們的至親摯愛在悄然間消失在故鄉的山腳下。



度過多少輾轉難眠的夜晚,經歷漫漫惴惴不安的雨季,

從衝突、掙扎、悲痛中求生,在情感的牽掛與生計的權衡下,小林人離開故居,分別落腳於三處。

期待在點滴努力中找尋昔日的記憶,並開創新小林精神與定位。

‧甲仙

因為芋頭太有名,光芒耀眼到讓大家以為這就是甲仙全部。

當觀光客不進來,削芋頭的手緩下,終於可以抬頭看見不同社區裡的彼此,

互相陪伴,攜手一起突破困境,交融出芋香、筍甜、米Q、梅香,

還有更多感動人心,等待你我去品嘗嶄新的甲仙滋味。

‧那瑪夏

風災三年後的今天,那瑪夏南沙魯、瑪雅、卡達努瓦三個部落

面對重建家園,各有不同的情況和定位,也各自激盪出不同的思考。

這些衝突與考驗,交織出動人的勇士樂章,

在沿線的原住民圖騰之中,聆聽到一個充滿真實情境的部落神話。

‧六龜

金煌芒果的故鄉-- 六龜原本就深具農業競爭力,只因為自然環境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直都以觀光聞名。

風災後,由於天然美景倍受摧殘,在社區小農決心回復農家本色:

以有機種植提升農產價值、將過去私傳的特殊農產加工商品化,讓更多人能看見六龜的農作好物。

‧桃源

莫拉克後很長一段時間,桃源的網頁只能忍痛公告著「設施毀壞,不宜前來」。

體認到等待的漫長,族人很快的決定要主動走出去:

有的每天跋涉百里下山販賣農特產;也有客居異鄉,烹煮分饗家鄉原味。

過程雖然辛苦,但山上的產業工坊已經開始帶領部落邁開重生的步伐,

相信,在家鄉重聚的日子指日可待。

‧茂林

過去擁有溫泉、風景、紫斑蝶三寶的茂林幾乎靠大自然的天賦吃飯,莫拉克讓族人決定不再把命運交到難以預測的環境變化上。

幸好魯凱祖先在這兒留下太多珍貴的資產,讓子孫們淬煉黑米祭典、岩雕圖騰、紫斑蝶生態的老智慧後再創新,繪成最能展現歷史深度的魯凱風景。

§讀者群分析

1. 想體驗不一樣的旅行,喜歡感受各地不同人文氛圍的讀者必讀

2. 本身參與或對於社區營造、社區服務有興趣的人必讀

3. 曾經投入莫拉克救災、捐輸、服務工作,關心重建發展的人必讀

作者簡介:

【策畫】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0月設立,原名「月旦出版社有限公司」、「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基於新時代新主張,秉持高度知性的風格,以出版法律及政治等社會科學類圖書、雜誌為主。1999年,有感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失序,重新反省定位,改名為『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期冀以貼近人的身心靈健康為出發點,追求對自然的尊重與學習,進而回歸到對本土既有智慧的認識與傳承。

自2000年起,新自然主義推出《還我綠色地球》系列,開始系統性的引進國外消費、生態、社會意識的環保書籍,該系列於2002年獲選小太陽獎推薦優良讀物;之後的《蠻野心足系列》則從經濟與商業的角度探討環保問題。

在引進許多國外的環保觀念之後,新自然主義認為環保不能脫離在地,從2004年起推出《新自然環保教室系列》,邀請國內專家就綠建築、全球暖化、資源回收再生、綠色能源等議題,針對台灣本土製作的一系列書籍。

深入淺出的內容與活潑的編輯方式受到各級學校自然學科與通識課程的歡迎,也是一般大眾認識相關議題的科普入門首選。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