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融合四方文化的智慧

 

詳細介紹(點我)

 

 

我國歷來重視對外友好往來,使節往返,不絕於史。國內各民族數千年來和睦團結,相互取長補短,各有所益;因統治者之間的矛盾而偶有戰爭是暫時的。論中華民族的文化源流,既是由漢族和其他各少數民族共同發展的,又是吸收了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而有所增益的。中國人的智慧又不僅表現在能融合各種有益的文化,且能以文化作為手段而在國際友人間顯示我國的優良傳統。

公元四世紀時的羅馬歷史學家馬賽里奴斯盛讚中國人平和度日,性情安靜沉默,不擾鄰國,習慣儉樸,喜安靜讀書以度日。五世紀時亞美尼亞史家摩西亦稱中國人民富裕,文物昌明,民性溫和,不但可稱為「和平之友」,實亦為「生命之友」。

文化的融合包括了文化交流。沒有交流,哪來融合?只有融合而不對外交流,亦不足以在各國人民面前顯示我國人民的智慧,亦不能進一步取得融合。

歷史證明,歷代君主閉關自守著,國運必衰;堅時開放者,文化繁榮,貿易發達。貞觀之治所以人所稱道,無非是能繼承傳統文化,又採擷外來之菁英。

本書就我國古代的中外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略為表述,以示我國各族人民的智慧才能。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