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迷霧原鄉:百越民居文化探索

 

詳細介紹(點我)

 

 

您知道台灣雅美族住家的來源嗎?

在台東有數以千計的卑南遺址石版棺為何朝向同一方位?

泰族如何創造水陸兩棲的住家?

為何泰北的苗族住地上,而貴州的苗族住木樓?

印尼的船形屋如何欺騙觀光客?

母系社會的「姑娘房」如何運作?

「男人會所」的真面目為何?

成大建築系林憲德教授花了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追索探尋,原本是想探索台灣原住民建築的文化脈絡,探得越深入,作者發現民居文化不是標示著文化血緣,而是人類因地制宜、生存競爭的智慧,並在書中一一破解「民居人類學」的種種密碼。

作者林憲德並非建築史學家或人類學者,而是一位從事建築能源工程的研究者。他原是專研「建築節能」、「綠色建築」的著名學者,至今已經撰寫了許多暢銷全台灣的建築工程專書,在海峽兩岸與東南亞的華人學術圈頗富盛名,但本書卻是他傾其心力、最想完成的一本書。作者早年留學日本,深受日本一些「南方文化傳播說」之影響,如柳田國男的「海上之路」、渡部忠世的「稻米之路」、中尾佐助的「照葉林文化論」等巨作,激動了作者探索南方文化之動機。三十多年來,作者在繁重的教學與政府委託研究之餘,每年上山下海,進行即將消失的民居文化之田野調研,其足跡遍及東南亞、太平洋、南中國之窮鄉僻壤,終能將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匯集於本書。

作者深厚的工程學背景在解讀民居時有了不一樣的觀點,例如他從建築物理學的「人體熱舒適度」理論破解了「干欄民居文化之謎」,從「氣候建築」的觀點意外發現百越民居背後的文化怪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邀請到浪跡寮國的中國異類畫家‧陳琳根據作者所提供的照片、資料、構圖,繪製十一張精彩的油畫,作為本書的插畫,使本書變成一本美麗的藝術饗宴。作者期待這些插圖能更寫實地表現本書文字所無法表達的百越風俗,讓本書成為學術與藝術兼顧的典藏珍品。

作者簡介:

【林憲德教授】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工學博士;現任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對於建築省能、綠色建築的研究與推廣不遺餘力,更致力於城鄉生態的研究,並且研究成果多已落實於國內建築相關法令,如綠建築九大指標等;是位兼具科技及人文素養之建築學者。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