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想像花蓮

 

詳細介紹(點我)

 

 

《想像花蓮》是陳黎繼《人間戀歌》、《晴天書》、《彩虹的聲音》、《立立狂想曲》、《詠嘆調》、《偷窺大師》後第七本散文集,寫作時間從完成於1997年12月的首篇〈想像花蓮〉,到完成於2012年7月的末篇〈非想像花蓮〉,前後近十五年。

〈想像花蓮〉與〈父土〉兩篇是此書中最常被選入選集或當作教材的。〈花蓮飲食八景〉於報紙副刊發表後,受到讀者青睞而立刻有報社生活版記者至花蓮現場採訪。〈誰是黃真伊?〉和〈想像葡萄牙〉兩篇長文在網路上引起廣泛回響,前文吸引了不少韓劇迷,後文則喚出了一些知音。〈家鄉的命名〉、〈想像花蓮〉、〈花蓮飲食八景〉可算是作者的「花蓮三部曲」,如果加上〈非想像花蓮〉則成為四聯畫,再加上〈臺灣四季,海邊詩濤〉則成為洄瀾五連環。〈父土〉和〈音樂家具〉兩篇可以對照著看。〈鹿特丹詩之旅〉和〈在語言間旅行〉則是詩人的詩歌旅程橫向、縱向兩種不同切面之記錄。〈小鎮福金〉是發表後即刻接到最多親友、學生回應的絕妙作品,其文所述大約就在城鎮、虛實之間。

陳黎寫道:「我的家鄉花蓮與詩和音樂,是我一生最美好想像之所在。」這二十個篇章,乃詩人對家鄉的記憶與想像,行過人間的記錄與思想,美好、雋永。

書籍重點

想像的花蓮?非想像的花蓮?詩人陳黎的第七本散文集,寫作時間橫跨十五年,收錄了關於小城生活的觀察與想像。

作者簡介: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年生,臺灣花蓮人,臺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凡二十餘種。譯有《拉丁美洲現代詩選》、《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雙情詩》等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被認為「當代中文詩界最能創新且令人驚喜的詩人之一」。2005年,獲選「臺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表臺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