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王永慶經營理念研究
後記
給台塑管理層的暮鼓晨鐘
臺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既受人尊敬又充滿了魅力。他因為畢生只賺管理財不賺投財錢而受人尊敬,至於他的魅力,則來自高瞻遠矚的投資眼光、高超的經營績效與驚人的意志貫徹力。
這位不世出的經營奇才於四年前突然病逝於美國之後,坦白說,我一點都不關心他留下多少財產給他的子孫,我只關心他留下什麼寶貴的經營理念,可供華人企業借鏡與學習。
本書列舉的十七項經營理念就是我苦心思索整理出來的結果,我認為對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價值觀相近的製造業很有參考價值,有心者自會深入去體悟與學習。
針對當今的台塑而言,本書則有暮鼓晨鐘的意義。在王永慶去世之後,台塑在二○一○年七月至二○一一年八月間,六輕廠房竟然連續發生七次工安意外的大火,很明顯的,在缺乏王永慶嚴厲監督之下,台塑員工因鬆懈而導致了一連串的大火。
本書第十四章陳述王永慶壓力管理的精髓就在:戒慎恐懼,永不鬆懈。他在二○○一年就發出警語:人的本性要鬆懈比較容易,要緊張奮起比較困難,所以在經營企業首要思考的基本問題是,要設法維持永不鬆懈的經營態度。(參見本書第250頁)台塑管理層忽略了這一點,才會發生工安意外。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台塑管理層若能謹記教訓,勤讀王永慶經營理念,牢記「戒慎恐懼,永不鬆懈」,當能開創台塑在無王永慶領導下另一個輝煌的世代。
第一章 勤勞樸實
王永慶的第一個經營理念是「勤勞樸實」,也就是勤快奮勉、盡心盡力、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做人做事。
「勤勞樸實」不但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經營台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也是他一手創辦的明志科技大學、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等三所學校的校訓。他自己年輕時,曾經以這四個字開米店創業成功。
送米到府
西元一九三二年,也就是王永慶十六歲的那一年,以他父親四處張羅來的兩百元做本錢,在嘉義開了一家名叫「文益」的米店。剛開始生意很差,因為每戶人家都已有固定的米店供應。王永慶只得地毯式挨家挨戶努力推銷,說破了嘴,好不容易才有幾戶人家願意試用。
於是,王永慶本著「勤勞樸實」的精神,在米的品質、服務以及收款等三方面努力去改善。
那個時候台灣農村還很落後,稻穀在收割之後,都會先舖在馬路上利用陽光曬乾,然後再將稻穀送到碾米廠碾成米。因為有上述的過程,碾成的米堆裡一定會有米糠、砂粒以及小石子等雜物。由於這種現象由來已久,不但賣米的人忽略了,就連買米的人也是見怪不怪,不太在意。
王永慶看出米的品質太差了,於是,他把從碾米廠買進的每包米打開來,仔細將米糠、砂粒、小石子等雜物統統撿拾乾淨之後,再將米賣給顧客。(這是品質管理)
此外,當時電話很不普遍,一般家庭根本無法以電話向米店叫米。買米一定要走到街上的米店去買,就顧客來說很不方便,而且稍不留意,往往就在要煮飯時才發現米不夠了。就米店而言,呆坐在店裡等顧客上門才有生意做,完全是被動的。
王永慶深入了解米的買賣過程之後,很快想出一套「化被動為主動」的服務方式。
當顧客上門買米時,他就提出一個要求:「您要買的米,我幫您送到家裡好嗎?」
作者簡介:
郭泰
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世新大學講師、哈佛企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等職。
研究王永慶已經30年,目前專事寫作,深入淺出為其一貫的寫作風格。
曾榮獲76年與81年之「金鼎獎」,以及89年的「金書獎」;作品不但暢銷而且長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