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停心
心道法師實修多年,不曾間斷,對佛法的精要「停心」以及禪修之法,有著深刻的體悟與見解。你將在心道法師質樸的文字中,領會禪修的奧妙,從覺知中找回清明覺醒的心性。
在此刻人心浮亂之際,這將是一本最符合時代需要的心靈之書和禪修力作。
停心,是止觀的作用。止以後,是停心,停心以後,才是如實觀,進入「直心是道場」的觀;解脫前後際,前不生、後不續。
這本書從呼吸法介紹止觀,談到修行時會遇到的一些狀況,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問,其中有很多的經驗談,可說是我平日修行時一些親身見聞的體驗整理與分享。
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所有外在的難題,都可以從內心找到解決之道。讓有緣的人都願意嘗試禪修,有勇氣走入真實。最重要的是,走入修行後,能夠一步步解脫身心妄執的習氣,並且避免一切因虛妄所帶來的負作用。
──引自心道法師自序
作者簡介:
釋心道
1948年生於緬甸臘戌省賴島山區的賴坎村,祖籍雲南。生長在戰亂的滇緬邊境,4歲父親離奇遇害,母親攜妹離散不知去向,之後隨姨丈開始長年流浪。
9歲為減輕家計而加入游擊隊,隨軍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離動盪,體認生死無常。期間親眼目睹阿羅漢飛越潭面的聖跡,在心中烙下了難以抹滅的記憶。
15歲接觸一貫道等信仰。初聞觀音菩薩聖號,感動不已,於軍中開始茹素,堅持己見從不間斷。
16歲自己在手臂上刺下「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等字,表達苦心修道的志向。
25歲於佛光山從星雲法師剃度出家,入叢林大學就讀,因傾心祖德苦行操履,遂離開佛光山僧團,獨自專志禪修。
36歲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以禪門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
1989年,41歲,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同年6月,創設「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推廣社會文教工作;11月,正式成立「靈鷲山護法會」,展開全省弘化教育活動;為奠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化基礎,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相關著作
《聞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