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自身的建築行動

 

詳細介紹(點我)

 

 

超脫了既定的目的,卻自身行動,彼此組構、呼應、甚或干預,

「建造」也正是因此而得以實現了。

這裡、那裏,並非為了人的欲求而存在,所以人也是自由的,

可以行動、可以停止;

沒有了固常的目的,建築的意義要在行止間不斷遞換、繁衍。

-寫李承寬

「他已經成為河流」——這是考慮了很久之後,在腦中浮現的唯一字眼。

展開於心中的影像,

是人們曾經有過的、或即將有的精神創造,

湮漫浩蕩,久遠以來雖有不同稱呼,它的內在基礎實際上又一氣相連。

……「他已經成為河流」,

此外,我並且無法喚出這河的確切名字。

-寫「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的建築創作跨過了庫哈斯,而更相近於約翰遜:同樣也投給了「西方價值」完全肯定的一票,

這難道不會令西方世界既莫名興奮又不免尷尬困惑嗎?

「遠東」,這位對於整個歐洲文化所影響下的廣大區域仍是如此陌生的「他者」,

如今以莫大的熱情及更甚於自己的方式,

來肯定自己尚且有所懷疑的生活價值與生存理念。

-寫「建造幸福生活的房子」

設計工作正像「幸福生活」的追求過程那樣,

在於不斷進行主動的探索、認知,以至最終抉擇、辨明自身的生活處境

──是的,設計工作的最終結果即是這「自身處境」的確認,

一種經由選擇的「幸福生活的開發」。

作者簡介:

汪文琦

一個平實公務人員家庭的第六個孩子,出生於台北,成長於宜蘭與南投。

就讀台中一中時受到楊德英老師的哲學啟蒙,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明白建築與哲學都將是自己一生的志業。但是不急。先去賣人(唱片公司企劃與文案),再去賣房子(建設公司設計與銷售)。喧囂繁華之中愈加確信,人們自古以來持續不斷的創造活動,都是為了進行宇宙與人生問題的深入探索,並且此後還會永遠地持續下去……。然後去了德國柏林,一待十二年,讓國際都會的豐盛人文與森林湖畔的寧靜自然,共同錘鍊自己思維的密度。

至今仍然堅持:建築,在實用性之中更有其不可忽視的宇宙、人生面向。文章散見於兩岸建築與人文刊物;出版有德文專著《Chen-kuan Lee und der Chinesische Werkbund: mit Hugo Häring und Hans Scharoun》(柏林,2010);設計作品有《南埔林宅》(南投,1996),《東海大學教師暨教職員退休宿舍》(競圖階段,台中,2006),《安平吳宅》(台南,2010)……等等。2008至2010年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學系,2010年起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